西洋科技史的書只有使用一本,確實是學校入學考指定書,唯一中文書也是中文作者(清華大學教授- 徐光台),書本的分量如何?(A5尺寸,不到5cm厚),憑良心來說,第一次只有用不到兩小時念完西洋科技史!簡直是傻眼了!!就只有這樣的東西也要上考場,下場肯定很淒慘。因此西洋科技史讀書計畫和策略稍微做一些修改
Step1大略看完(近代科學革命:從哥白尼到牛頓)完全抓不到方向
Step2 研究西洋科技史歷屆考題(研究考題走向)
Step2.1考題走向(科技思想史、科技技術史、演變進化史是三大主軸)
Step2.2實例說明:地心說、日心說
Step2.3地心說在當時為何是主流思維?
(鑽研當時的主流思維,使用當時的時代背景做為依據)
1.
學習天文必須要有很精良的儀器(當時沒有精良的觀測儀器)
2.
學習天文必須要有很好的數學基礎(當時的數學基礎不足)
3.
當時的歐洲要學得知識必須是神學士,或者由有錢的貴族豢養,或是在神學院派任職務(務必要乖乖聽話)
Step2.4日心說為何可以取代地心說?
1.
隨著時代的推進,望遠鏡的出現(明顯觀測到月球)
2.
時代的推進,加上望遠鏡的助力,明確記錄月球運行軌跡(計算月球運行軌跡)
3.
當代科學家會找尋衣缽弟子,來傳承自己的學說和思考(可以不用乖乖聽話了)
Step3西洋科技史考題走向主要在於思想的演進、科技的演進、實際應用和詮釋
Step4反覆研讀(近代科學革命:從哥白尼到牛頓)並且將主要目標放在思想、演進過程、理論與實際的結合三個大方向
Step5如何反覆研讀?(近代科學革命:從哥白尼到牛頓)
Step5.1假如我是亞里斯多德,看見天空的流星要如何詮釋?
Step5.2四因說立刻搬出來解釋(請務必把自己套入當時的時代背景)
1.
因為肉眼確實可見,因此實體存在(物質因)
2.
因為肉眼看見的流星是在天空,因此是火、燃燒、消失不見(形成因)
3.
因為肉眼看見,流星在天空燃燒(動力因)
4.
因為肉眼看見流星消失不見(目的因)
Step5.3假如我是伽利略,看見天空的流星要如何詮釋?
1.
用望遠鏡觀察到流星
2.
確實是火焰在燃燒
3.
可以計算整個流星軌跡
Step5.4假如我是利瑪竇,看見天空的流星要如何詮釋?
1.
用望遠鏡這個東西可以看見流星
2.
我可以指導中國人製作望遠鏡
3.
我可以指導中國人如何計算流星的軌跡
Step5.5假如我是牛頓,看見天空的流星要如何詮釋?
1.
這個現象可以用望遠鏡來觀察
2.
我把整個流星軌道用數學計算出來了
3.
我可以解釋流星為何會形成
4.
我可以告訴你流星的軌跡為何會一直往地面上去
Step5.6 一口氣將科學史思維和實際現象搭配結合,應該要用這樣的科技史思維,才能夠確實符合當時的時代背景
Step5.7即使是相同的一個事件,不同時期的科學家也會有不同的詮釋
Step6擬訂答題策略
入學簡章很明確告知歡迎非本科系考生加入,因此肆無忌憚的把企業簡報power point 簡報方式,拿來表演在考試的答案卷上面(採用大量表格、圖像、流程圖、流程圖、樹狀圖,使用鉛筆套色畫圖)
總結
1.假如有足夠的準備考試時間,務必從指定書單裡面,挑英文指定的書來應考
2.真的只有剩下一個月的時間可以準備考試的時候(可以使用step1~5的策略)
3.選擇一套適合自己的答題策略
4.選擇一套適合自己的讀書計畫
5.西洋科技史很注重當代科學家思維和科學理論詮釋(務必理解step2~2.4;step5~5.7)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